9月22日优配资,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在北京举行“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潘功胜,金融监管总局局长李云泽,中国证监会主席吴清,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国家外汇局局长朱鹤新介绍“十四五”时期金融业发展情况,并答记者问。
虽然央行行长潘功胜强调发布会是长期视角的回顾和总结,不涉及短期政策的调整,但在货币政策未来“以我为主”以及“十四五”期间,资本市场“量增质提”的基调上,透视过去取得的成绩,更加着眼于金融市场的长远稳健发展,从长期来看,这对市场生态的优化和稳定更具积极意义。本期《首席对策》我们邀请广开首席产业研究院院长兼首席经济学家、中国首席经济学家论坛理事长连平一起快速解读。
连平的主要观点:
央行明确“以我为主”:根据自身发展需求决定是否调整政策
重点发展领域受到外部打压 需要政策适度宽松予以支持
若美国超预期降息 会给中国带来更多降息空间
三大因素影响 资本市场长牛慢牛可能大大增加
科技股还有巨大的布局和投资空间
优配资
明确“以我为主”:根据自身发展需求决定是否调整政策
第一财经:连总好,感谢接受我们的专访。假期之前这场金融部门介绍“十四五”时期金融业发展成就的发布会引发了市场的广泛关注。我想市场比较关注的一个重点就是潘行长对未来货币政策实施的一个表态,他表示“当前货币政策的立场是支持性的,实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中国央行在货币政策上以我为主,兼顾内外均衡。”我们来怎么来理解这几句话?在您看来,什么样的情况下货币政策会有所调整?
连平:我觉得货币政策的立场也是一个阶段以来,始终是保持得非常明确。第一个说是以我为主,就是说我的政策该不管怎么变,都是根据我们国家实际的需要,虽然美联储降息或者不降息对我们有一定影响,但是我们的货币政策要不要变化?要不要就跟着美联储的变化去变化?这可能要从我们自身的需求出发,而不是说它变了我们也要跟着变。这点我觉得是非常明确地告诉市场。
但同时他又提出了第二个方面就是兼顾内外。内部需要加以考虑,外部也不是说就不考虑了,也要兼顾,根据实际的需要。因此我觉得这样的一个立场对于未来我们国家的整个货币政策长期的总体态势,是一个非常好的解释,是一个很明确的方向。
重点发展领域受到外部打压 需要政策适度宽松予以支持
若美国超预期降息 会给中国带来更多降息空间
第一财经:您觉得现在我们最大的需求是什么?
连平:当然当前各方面的压力都比较大,内部需求不足,外部针对中国有许多博弈,有许多对中国发展的制约。所以在这种情况下,我们的货币政策最需要的还是保持适度宽松,流动性合理充裕,同时又要保持利率水平能够在低水平的基础上徘徊,甚至可能进一步降低,减少企业的融资成本。
美联储比如再降50个基点,那么跟我们之间的利差就更小了。现在利差大概是在150个基点左右,是美元利率高于人民币的利率。如果说利率更为接近的话,当然就带来了更多可以降息的这种空间。但是要不要降?当然还要根据我们自己的情况来看,当然如果说美国的利率下降幅度比较大,比较激进的话优配资,我们做一些适度地下调,恐怕可能性相对比较大一些。
三大因素影响 资本市场长牛慢牛可能大大增加
第一财经:我们再来聊聊股市,证监会主席吴清也提到,“十四五”期间资本市场实现了量的稳步增长和质的有效提升。尤其是我们看到最后这一年市场确实让投资者重新燃起了希望,“十四五”期间“量增质提”的资本市场,能成为未来5年慢牛长牛的基石吗?
连平:我觉得目前各方面的情况来看,未来慢牛行情的可能性是在增大。在未来一个阶段,可能中国的货币政策依然会是持续适度宽松,这个在过去是很少见的,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对资本市场是有好处的,流动性宽松企业融资成本下降。
那么第二个也是非常重要,也是最近几十年来可能很少遇到这样一个环境,就是房地产市场它的成交明显收缩,和房地产有关的就是理财产品,这些理财产品不可能再给你5%以上的回报,顶多也就是给你2%的回报。那就意味着未来的投资市场,房地产也好,理财也好,对投资者的吸引力都在大大缩减。如果说股市能够持续向好,逐步走出一个慢牛,就推动更多的资金进入市场,更好的来支持市场的发展,本身也是我们政策所希望能够看到的。
还有一点非常重要的就是央行对于资本市场的支持。中央银行对于资本市场的支持,我认为既有间接的,也有直接的,这在过去是从来没有过的,这就意味着在未来,市场有相对平稳的态势。
除了这些以外,当前资本市场中间还有一块非常重要,也是这次会上提到的,科技型的上市公司在整个上市公司中间的比重现在达到了1/4以上,这些是我们国家政策强力推动的一个板块,在未来会有很好的成长的空间。它会在未来长期拉动资本市场,不断走出一个良好发展的态势,这些都需要我们相关的政策在未来更多给予支持和呵护,使得这一系列的积极因素能够汇总成为一个综合性的对资本市场有利发展的因素,推动资本市场长期走牛。
科技股还有巨大的布局和投资空间
第一财经:A股科技股的板块市值占比已经超过了1/4了。其实我们看到现在美股市值前10名的公司基本上都是跟科技相关的,接下来您认为科技股在中国的资本市场是不是还有相当大的布局和投资空间?
连平:最近这几年,尤其是去年到今年,我们很多高科技、高新技术发展领域,战略性的新兴产业领域出现了许多爆发式增长。很多地方都出现了突破,这个不是偶然的。
第一,本身科技发展已经到了这样的一个节骨眼上,然后有大量政策的支持,资源的支持,包括财务资源,包括人力资源。因此现在出现的局面绝非是偶然的,而是一个趋势性的重大变化,所以在未来可以相信在这一系列新兴的技术领域,我们还会取得更多的发展。第二,它的面更广,程度更深,会涉及到许多新的行业和新的产品,这样就会带来新的需求进一步地拓展。
因此我觉得在未来我们国家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未来产业的发展,都是具有非常良好的空间。
举报 第一财经广告合作,请点击这里此内容为第一财经原创,著作权归第一财经所有。未经第一财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第一财经保留追究侵权者法律责任的权利。如需获得授权请联系第一财经版权部:banquan@yicai.com 文章作者梁相宜
袁玉立
首席对策 相关视频最新消息显示,美国总统特朗普已呼吁美国最高法院允许其解雇美联储理事丽莎•库克。如果美国最高法院同意受理此案,可能会就全球最具影响力的中央银行在多大程度上独立于美国行政部门,作出具有里程碑意义的裁决。而从现在到明年5月以及之后,全球市场会经历什么?
135 09-19 21:46相较于此前6月份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的“更大力度推动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采取有力措施”的表述说明对后续房地产政策方向提出了更高要求。
365 08-21 07:21场内成交量在近两个交易日突破2万亿大关,投资者交易意愿增强,长牛、慢牛正在形成。
269 08-15 16:23国家育儿补贴制度实施方案公布,从2025年1月1日起,无论一孩、二孩、三孩,每年均可领取3600元补贴,直至年满3周岁。国家卫生健康委有关负责人表示优配资,这是一项全国性的重要民生政策,面向育儿家庭全国范围全面直接发放现金补贴,将助力降低家庭生育养育成本,预计每年惠及2000多万个婴幼儿家庭。此次补贴内容是否符合预期?对降低育儿成本和负担起到多大作用?能释放多少消费空间?还需要什么样的配套政策继续推出落实?《首席对策》专访粤开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罗志恒带来解读。
9 258 07-29 20:18 一财最热 点击关闭瑞和网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